2013年10月4日

「EQ—情緒智商」決定您的一生~【雙鶴】東方商姬

自從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高曼博士的「EQ」一書問世之後,全球便刮起一陣強烈的「EQ」風暴,在各個銷售國家皆快速攀昇至暢銷書的排行榜上,從此「EQ」這個名詞便時常被人們掛在嘴上,成為談論的話題。
「EQ」--情緒智商一書,引用了無數心理學者的研究報告,歸納出一個結論--「EQ」才是決定個人一生成就的關鍵,此一論點大大的推翻了近百年來的「IQ」(智商)決定論;這樣的說法,也可以從人體主司思維及發號行為指令的中樞器官—腦部,找到足以佐證的理論。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的專家—約瑟夫‧萊杜克斯等新一代神經科學家,運用最新的科學方法,能夠將運作中的腦部活動,做前所未有的精確圖示,揭露出過去一直未能參透的腦部秘密。
而他本人也是第一個發現腦部中的「杏仁核」為主掌情緒重鎮的人。他在研究中發現,當一個人受到外在刺激時,腦中負責思考的「新皮質」尚未做成決定時,「杏仁核」往往主宰了我們的行為反應,這也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有時我們會被情緒沖昏了頭,而做出非理智行為的原因。
所以不善於管理情緒的人,他的家庭(婚姻、子女相處)、人際關係(同事、朋友、上司、部屬)、事業(合夥人、客戶)、精神狀態……等等皆將亮起紅燈,這樣的人哪來成就、幸福可言?
而EQ與聰明才智無關、與學歷無關。書中列舉了許多案例,其中提到研究人員曾經對伊利諾州某中學的八十一位畢業演說代表與致詞代表等學生,做追蹤研究,這些人的平均IQ是全校之冠,他們上大學之後成績都不錯,但近三十歲時,卻表現平平,大學畢業十年後,只有四分之一在本行中達到同年齡的最高階層,而其他很多人的表現甚至遠遠不如同儕。
另外也有人追蹤1940年代哈佛九十五位學生中年的成就,結果發現以薪水、生產力、本行位階來說,在校成績最高的不見得成就最高,對生活、人際關係、家庭、愛情的滿意程度也不是最高的,這是值得高IQ與高學歷的人應該注意的一件事。
當然,更值得從事直銷業的我們注意的是,直銷業講求的是組織發展與運作,尤須講求人際能力,所以管理、控制情緒,變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課題。
想不想測試一下自己EQ的高低呢?再這裡告訴您一個簡單的方法—下一次在您想發怒的時候,在您想批評、抱怨的時候,在您消極心識剛剛浮起的時候,不妨檢視一下您是否能管理及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此刻便是為自己評定EQ的最佳時刻哦!
(刊登於1996年8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