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聞直銷商告訴下線說:「我發現有一家直銷公司的產品很不錯,又與雙鶴公司的產品不衝突,如果我們兼著做,不但可增加收入,又可多一個成功的機會……」。
這樣的觀點聽起來好像有些道理,其實是極為不智的論調。姑且不說,如此行徑已抵觸雙鶴公司營業守則—不得從事其他直銷公司的規範,嚴重者將被取消直銷資格。然就實務面而言,此舉不但無法增加收入、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反倒消減收入、阻絕成功的機會。為什麼呢?茲將原因分析為下:
一、努力的成果被分割、價值遞減,正如一顆完好的鑽石被分割一樣。
舉例來說,本來集中心力經營一家,業績可能達到15萬,現在同時做兩家,工作量被分割,成果自然也隨之分割,本來15萬的業績可能就被分散為各7.5萬。接著我們來看做兩家的結果,其收入是否會增加?7.5萬的業績獎金標準是25%(以雙鶴獎勵制度為例)所以業績獎金是18,750元(7.5萬 x 25%),因為有兩家因此再乘以2為37,500元。那麼如果專心做一家呢?15萬的業績獎金標準是35%,所以業績獎金是52,500元(15萬x 35%)。顯然,同時從事兩家直銷公司是極為不聰明的作法。然而,損失之處還不僅如此,因為15萬的業績如果連續2個月,以雙鶴的制度來說,變成為副理級直銷商,將可受邀參加兩天一夜的新副理會議,以及有機會獲得海外旅遊的獎勵……等等。這又是心力、工作量被分割後,所造成的另依損失。
二、體系(上、下線)的倫理關係必將混亂,因而加速體系的崩散。
直銷事業的成敗,其關鍵不單只是銷售一環,更是取決於體系(組織)的功能是否得以正常運作與發揮;而組織得以健全發展便需仰賴上、下線倫理關係的確立與維護。然而,上線如此無知地灌輸下限:「只要產品不錯,便可兼著做。」此一價值觀一旦形成,下限便可據此反過來推薦上線:「最近我也發現另一家直銷公司的產品很不錯,況且與公司的產品不衝突,我已經先加入了,上線你也來吧!」,因而上、下線的腳色隨之立即互換,這樣的結果對那些身為下線者顯然是一大鼓舞—只要換一家公司,體系便可重新洗牌,把所有的上線變成自己的下線。如此誘因下,在這成員動輒百、千、萬的體系中,這般彷彿大風吹的遊戲必將無時無刻地進行著。試想,這樣的體系會有安定的一天嗎?當然就更遑論「體系倫理」、「體系正常運作」,而組織快速崩散,乃是必然的結果。
通常所見,持「產品不錯,不與公司衝突,你可以兼著做以增加收入……」此一說法的人,有兩類人:「一類人(其實幾乎是此類)是從事別家直銷公司的有心人用來慫恿他人入甕的--「陰謀家」;另一類人的確是真心為下線謀「福利」,他們的名字比較長—叫做「天真、活潑、又可愛」。
(刊登於1998年6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