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為何而戰~【雙鶴】東方商姬

去年我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搶救雷恩大兵>,我認為它是一部值得去分享、討論的影片。該片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第二次大戰末期的一場知名戰役,即1944年 6月6日的「諾曼第登陸」。影片一開始即由身歷此一戰役的老兵──雷恩追憶起這樁塵封幾十年的往事展開,畫面於是很快就轉入令人屏息的登陸作戰前一刻,從緩緩前進中登陸艇上的幾張戰士表情及其肢體動作,觀眾便可濃烈地嗅到戰前的那股不安、緊繃、不確定感的詭異氣氛。隨即這場影響歷史深遠的戰爭就在美軍登陸搶灘的同時激烈引爆。
由於這是一個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形,美軍在這場戰役的卻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美軍在這場登陸但後,清點傷亡名單中赫然發現,有一個家庭的4個小孩,其中有兩個小孩都在這場戰役中不幸罹難,另一個小孩稍早也在新幾內亞戰場陣亡,唯一剩下一個最小的兒子──詹姆斯雷恩(及片頭的回憶者)隨其部隊空降至法國內地──紐夫雅,卻因天候不佳,降落時偏離了部隊的集結地,至與部隊失聯、生死未卜,美國軍方基於人道立場,決定要去救回這個家庭僅存的一個小孩。片中男主角約翰米勒上尉,便奉命組成一個8人的搶救小組至紐夫雅,由於任務艱鉅,小組中頻頻有人此一任務提出質疑,為何要冒8個人的生命安全,去換取一個尚且不知生死的二等兵?
經過幾番曲折,最後終於在一個空蕩的小鎮尋獲了,但搶救小組且在過程中先後犧牲了兩名弟兄。正當大夥眼見大功告成喜出望外之際,這位雷恩大兵卻表示不願隨其返鄉,理由是:他要跟另外兩位同袍(同為在空降中失聯的傘兵),齊力堅守小鎮上的一座橋頭堡,因為德軍的坦克重兵即將通過該橋,如果棄守,將會對盟軍造成重大傷亡。米勒上尉眼見其心意甚堅,力勸無效後,同時也顧慮到僅憑它們三人的薄弱力量,勢必無法阻擋擁有強大裝備的德軍渡橋,因此這支搶救小組遂決定柳下陪騎共同肩負守橋任務。接著,當然又是一場慘烈的激戰….
雖然最後美軍的援兵適時出現擊退德軍,但搶救小組卻在此一戰役又犧牲了4員,其中包括男主角米勒上尉。米勒臨終前,用盡他僅剩的一口氣對攙扶他的雷恩說:「你要好好的活」。
「你要好好的活」這句深鑿在雷恩內心的話,成為雷恩背負許多人期待的註記。電影的最終一個鏡頭是:雷恩擦拭著追憶時留下的眼淚,回頭轉向身後的太太問:「我有活得好嗎?」,太太報以微笑肯定地點了點頭。
這部片子除了好看之外,其實也給了我們一道很大的題目──「為何而戰?」。人生何嘗不是一場戰役,但我們到底為何而戰?經營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活」?還是為了或得「好」?「活」是量,「好」是質,如同影片所敘為了搶救雷恩,最終結局卻犧牲了6條生命,失6換1,正足以突顯這個故事之所以值得傳頌,並非計較生命的量的得與失,而是他們生命中充沛的責任與愛。畢竟評價生命的意義並非算術般的物化觀點,否則天下父母對小孩的無盡付出,便了無意義。
同樣的觀點,雙鶴事業的意義,不能只計較付出與財富之間的得與失,誠如總裁古秉家所揭櫫的五大信念──健康、信心、希望、成功、歡喜,雙鶴事業對個人、家庭、社會所衍生的價值,最是彌足珍貴。
(刊登於1999年4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